首页 > 信息 > 精选范文 >

孟子《鱼我所欲也》原文注释译文及简析

2025-05-22 07:06:29

问题描述:

孟子《鱼我所欲也》原文注释译文及简析,真的急需答案,求回复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22 07:06:29

原文:

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

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,万钟于我何加焉!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: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谓失其本心。

注释:

1. 鱼我所欲也:鱼是我想要的东西。

2. 熊掌:熊掌,古代视为珍馐美味。

3. 得兼:同时得到。

4. 苟得:苟且取得,指不择手段地获取利益。

5. 辟:同“避”,避免。

6. 由是:因此。

7. 弗得:得不到。

8. 蹴尔:用脚踢。

9. 万钟:形容丰厚的俸禄。

10. 乡:通“向”,从前。

11. 得我:感激我。

12. 本心:天性,良心。

译文:

鱼是我想要的,熊掌也是我想要的。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,那么我会选择放弃鱼而选择熊掌。生命是我想要的,正义也是我想要的。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拥有,那么我会选择舍弃生命而追求正义。

生命是我想要的,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,所以我不愿意做苟且之事来求生;死亡是我厌恶的,但有些事情比我厌恶死亡更可怕,所以我不会逃避这些危险。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,那么他们就会使用任何方法来保全生命;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,那么他们就会采取一切手段来避免危险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会选择保全生命或避免危险,因为有些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追求,也有人认为有些事情比死亡更为可怕。这不仅仅是贤德的人才有的品质,人人都有这样的本能,只是贤德的人能够保持这种本性罢了。

一碗饭,一碗汤,得到了就能活命,得不到就会饿死。但如果用粗暴的方式给予,即使是路人也不会接受;如果是用轻蔑的态度施舍给乞丐,就连乞丐也会拒绝。丰厚的俸禄如果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,这样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?是为了享受华丽的住宅,还是为了妻妾的侍奉,或者是出于对认识的贫困者的感激?以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的东西,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;以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的东西,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;以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接受的东西,现在却为了别人的感激而接受了。这样做难道不应该停止吗?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的本性。

简析:

本文选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通过“鱼”和“熊掌”的比喻,阐述了人生中两种价值的选择问题。孟子认为,在面对生死抉择时,应以“义”为重,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。文章还通过“一箪食,一豆羹”的例子,进一步说明了即使在最简单的生活中,人也应该坚守原则,不能因小失大。全文语言简洁明快,逻辑严密,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思想精髓,即“舍生取义”。此外,文中多次提到“本心”,提醒人们要守住初心,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。整篇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,同时也富有教育意义,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